发快递,发空包:疫情之下 中国电商的“危”与“机”
发快递,发空包:在互联网平台定时抢购口罩的经历估计让人永远难忘,特殊时期急人所急、供人所需的电商平台估计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调配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能力则成为各家电商企业供应链实力的体现。
无独有偶,因为居家,购物、买菜等消费诉求转移至线上也成就了疫情中的电商行业,订单量暴增和配送短板待补,急需商品和货源紧张、生鲜电商异军突起和供应链考验升级等是电商大考中的几道重要命题,也将成为影响行业走向的关键因素。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借疫情影响顺势而为、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商正在“以变应变”。
电商成为战“疫”重要力量
这一年,从口罩突然成为热门商品开始,从“宅在家”成为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电商企业迅速开启 “防疫”模式。一方面,电商企业借助自身无可比拟的物流网络和配送能力,主动收集与输送救助物资;另一方面,电商便利了民生,使得老百姓对于衣食用行的需求得以满足。
阿里巴巴空包:阿里巴巴第一时间宣布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用于采购海内外医疗物资,定点送往武汉及湖北的医院。据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透露,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经采购超过4000万件医疗物资送往武汉及其它受疫情影响的地区,价值人民币4.68亿元;菜鸟绿色通道向武汉和其他受影响地区递送了超过2600万件医疗物资。
京东空包:从京东物流开通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救援物资的特别通道到京东无人车、无人机助力抗疫,从“助力快速复产, 京东工业品保障800吨消毒液驰援抗疫前线”到“从滞销品到抢手货,京东抗疫助农卖空3900吨农产品”,再到达达集团启动“到家新鲜菜场”项目,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居民生鲜产品的线上供应。截至2月13日,京东累计投入了近10亿元用于抗疫情、保民生、撑经济、稳就业之中。
拼多多空包:拼多多上线“抗疫情专用频道”,通过“百亿补贴”对抵御疫情相关的医疗卫生用品和药品进行全面覆盖;上线“抗疫农货”专区,帮助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截至目前,拼多多拿出超过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医卫类的商品补贴。
电商企业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履行社会责任。
有些在风口,有些在坚守
此次疫情,电商平台交出了不同的成绩单,一定也会为行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苏宁空包:当宅家成为短期常态,社区成为中心化的销售触点,美食取代口罩焦虑成为另一种“防疫”话题焦点,社区零售的机会来了,同时也是生鲜电商的突围。根据苏宁发布的防疫消费大数据显示,闭门不出一周后,社区用户生鲜购买需求上涨明显。苏宁小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19.62%,其中“线上下单,到店自提”的苏宁菜场订单量更是暴增超650%。叮咚买菜大年三十的订单量比上月增长超过300%;每日优鲜平台除夕至初四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
医药电商品牌认知度增加。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春节期间(1.24-1.30),医药电商活跃人数峰值达到148.21万人,平均增长5.44%。随着药品、口罩、酒精等消费需求暴增,“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或成为行业标配。
跨境电商逆流而上。从福州海关所属马尾海关获悉,2月8日福州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企业复工以来,马尾海关已验放23.2万件包裹,业务量接近平时2倍。背后的消费需求显而易见。但是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疫情暂时抑制了消费行为,却刺激了消费愿望,有机遇也还需要坚守。
当然,疫情下电商也有短板。货物供应问题是电商平台面临的普遍情况,中小企业电商更甚。此外,国家邮政局计划在2月中旬,快递业生产恢复到正常产能的4成以上;到2月下旬,根据疫情变化和形势发展,继续提高产能比重。物流不畅、人力紧缺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电商新嬗变,如何留住“疫情流量”
发快递,发空包:商务部日前发布《关于推广疫情防控时期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典型做法的通知》提出,鼓励商超、电商平台等根据当地居民消费习惯、大数据画像等推广标准化“蔬菜包”业务, 并不断丰富蔬菜包档次、类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一步开发“米面包”“肉品包”“水产品包”等。
这是疫情带来的电商之机,但也应该认识到,靠疫情的不可抗力只是短期利好,把握智慧零售的机会和规律,融合线上与线下,系统规划布局,发挥供应链的优越性,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保证。此外,把电商与物流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也非常重要。